認識颱風災害
認識颱風災害
颱風是台灣常見的氣候現象,熱帶海洋因太陽直射造成海水溫度升高,水蒸氣散布在空氣中,濕度足夠且空氣對流作用旺盛的情況下,就會產生颱風。在臺灣,全年都有可能有颱風的侵襲,但最常發生於7月至9月的季節,造成台灣各地不同程度的災害。臺灣地處副熱帶地區,並位居西北太平洋颱風的行徑路線上,每年都會遭遇颱風侵襲,全年以7、8、9月為颱風主要侵臺季節,而颱風所帶來之淹水、山崩、土石流等災害,往往造成民眾生命財產嚴重損失。颱風主要會帶來的災害類型包含風災、大(豪)雨、淹水、土石流、山崩等。
我國的颱風警報
海上颱風警報
預測24小時後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以內海域,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。
海上陸上颱風警報
預測18小時後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台灣或金門、馬袓陸上,即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。
解除警報
1.颱風之七級風暴風範圍離開臺灣本島、澎湖、金門及馬祖近海時,應即解除颱風警報。2. 颱風轉向或消滅時,得直接解除颱風警報。
颱風帶來的災害
風災
強風易吹毀電訊及電力線路造成大規模停電,並吹壞農作物,使果實、稻麥掉落等,是颱風造成災害的主因。
淹水
颱風或低氣壓接近時,如遇大潮使海面比平時高,而沿海地區因地勢低窪、排水不良、防潮堤不夠高等因素,都會導致波浪湧上岸而造成部分地區淹水情形。
山崩
發生暴雨時,雨水沖刷山石,使山石崩落,擊毀房屋、死傷人畜、阻礙交通,沿山之公路常發生此種災害。巨浪
狂風會產生巨浪,颱風所產生的巨浪可高達10 至20 公尺,在海上易造成船隻顛覆、沉沒,波浪也會逐漸侵蝕海岸,而生災變。
土石流
暴雨夾帶崩坍的土石向下輸送,常使河道涮深及兩岸崩坍,下游土石堆積亦會埋沒道路、房屋及良田。更新日期:113-03-14